区域性股权市场是非上市企业直接融资的主渠道

ས་ཁོངས་རང་བཞིན་གྱི་རྐང་དབང་ཚོང་ར་ནི་ཚོང་རར་ཞུགས་མེད་པའི་ཁེ་ལས་ཀྱིས་ཐད་ཀར་མ་དངུལ་འདུ་འཁོར་གྱི་ཐབས་ལམ་གཙོ་བོ་ཞིག་རེད།

北京地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指数2021年下半年回升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2-05-07

  反映北京地区私募股权基金(PE)募资投资等情况的指数迎来新一期发布。近日,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下,北京市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基金业协会联合发布了2021年下半年北京地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指数(以下简称“北京PE指数”)。北京PE指数以2013年上半年为基期,每半年编制发布一期。

  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北京PE指数为114.15,环比上升1.15%,同比上升1.30%。从指数走势来看,2021年下半年,北京PE指数较上一期上升,保持了自2020年上半年局部低点以来的持续回暖趋势。

  募资指标环比上升但同比下降

  从本次北京PE指数分项指标来看,2021年下半年募资指标为117.45,环比上升6.41%,同比下降2.87%;投资指标为112.67,环比下降1.76%,同比下降3.56%;退出指标为115.21,环比上升1.71%,同比下降5.08%;信心指标为108.93,环比上升0.86%,同比上升10.05%。

  从募资情况来看,2021年下半年,募资指标较2021年上半年有明显上升,但仍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若将时间线拉长看,近年来,募资指标在上下半年变化显著,即上半年低下半年高,2018年以来,季节性变化更为明显。

  近年来,募资难以成为PE行业共识。分析人士认为,由近年来数据可以看出,受2020年新冠疫情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募资市场节奏明显放缓。2021年,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有效措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监管层频频出台鼓励市场规范化发展的政策,募资渠道越来越通畅。今后,随着资金来源的进一步释放,险资等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募资环境有望进一步得到改善。

  从投资指标来看,2021年下半年投资指标较上半年相比虽呈略微下降趋势,但仍保持较高水平。清科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北京投资案例数量较上半年略有增长,但投资规模较上半年略有下降。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规模略降,可能的原因是机构投资阶段由成熟期向成长期前移的结果,单笔案例投资金额下降,但是机构投资活跃度不减。在我国加大发展实体经济力度和构建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国内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VC)市场投资热点也正在发生转移,大额投资案例主要集中在IT、先进制造等领域。

  从退出指标来看,2021年下半年退出指标较上半年相比微升。清科数据显示,2021年,股权投资市场IPO案例有所上升,境内市场IPO上市企业中PE/VC的渗透率高达68%,IPO目前仍是PE/VC机构退出的最佳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机构信心指标环比略微上升,同比上升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构对行业未来半年的总体评价持积极乐观态度。从预期分项指标来看,机构投资人在投资预期以及被投企业运营情况预期方面有所下降,但在行业总体评价、自身业务发展预期以及募资预期方面有所增长。这说明机构看好未来行业发展以及对自身未来的业务发展充满信心。此外,募资预期较上期大幅上升,也侧面反映了随着资金来源进一步释放,更加拓宽了募资渠道,机构对未来募资环境持相对乐观态度。

  北京私募基金平均管理规模2.16亿元

  目前,我国私募基金管理人主要集中在北上深三地。相比于上海、深圳,2021年下半年北京私募行业运行有哪些特点?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北京聚集了429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数量19689只,管理基金规模达42599.92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7.46%、15.86%、21.55%;北京地区基金平均管理规模为2.16亿元,上海基金平均管理规模为1.44亿元,深圳基金平均管理规模为1.15亿元,北京地区基金平均管理规模居全国首位。

  另据清科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从募资方面来看,北京地区新募集基金62只,募资总额571.7亿元,平均募资金额为9.22亿元,平均募资金额是上海的1.25倍、深圳的3.78倍,位居全国第一位。

  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北京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1年,北京推出营商环境改革5.0版,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随着北京各项配套政策不断出台,营商环境不断完善,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优质投资机构来北京落地展业。

  北京地区IT行业最“吸金”

  PE/VC基金通常被誉为“聪明的资本”“耐心的资本”,因此其投资方向备受市场关注。2021年下半年,北京地区总投资案例数达1169起,投资总金额1268.09亿元。分行业看,北京地区投资案例数量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以及半导体及电子设备,北京地区投资案例总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IT、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

  当前,随着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经济的降本增效提质、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变革进一步加速,市场对技术和创新的服务解决方案有着巨大需求,这也刺激着IT行业的蓬勃发展。自2019年以来,IT行业投资案例数量始终排在第一位。据清科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北京地区IT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为455起,占比38.9%,投资金额324.60亿元,占比25.6%,均位居第一。

  近年来,国际上半导体供应链的不稳定日益加剧,“芯片荒”时有发生,对于半导体等精密电子设备与零部件实现自主供应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企业生存发展层面,都在支持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创新研发,力争突破关键“卡脖子”问题。在此背景下,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的投资案例数量逐年上升,从2019年的第七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四位。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北京地区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的投资案例数量为109起,排名第三位,投资总额则达到269.72亿元,占比23.4%,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