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概况
私募基金私募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私募基金财产的投资包括买卖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在我国,私募基金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萌芽并发展,2014年正式以法律主体身份纳入监管视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发布中基协发[2014]1号文《《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中基协成为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自律组织。
2014年6月,中国证监会审议通过《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令第105号,下称“私募暂行办法”),根据《私募暂行办法》中对私募基金的定义和对其投资范围的规定,私募基金包括通过非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及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进行股权投资(PE)、创业投资(VC)或其他投资活动的实体。根据私募基金主要投资标的的不同,目前私募基金的类型主要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证券类FOF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类FOF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类FOF基金、其他私募投资基金,其他私募投资类FOF基金以及私募资产配置型基金九种类型。基于不同类别私募基金管理人可发起设立/受托管理的私募基金类型将私募基金管理人划分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设立并以证券投资为主营业务)、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以早中期创业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投资投资除证券及其衍生品和股权以外的其他领域,以及红酒艺术品等商品基金、其他类基金)以及资产配置类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底层标的为各类资产的私募基金,被允许变相突破专业化经营要求,开展跨资产类别配置的投资业务,底层标的可以是证券、股权、其他类资产)四大类。
.png)
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新备案基金数量、规模均出现大幅增长,并且加速流向互联网、医药生物、半导体等产业升级重点领域。
去年至今,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沿袭了向国家重点支持行业投资的趋势,对推动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模近17万亿元的私募基金正成为我国直接融资体系的重要力量,为新经济领域提供资本金。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私募基金累计投资于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再融资投资案例数量达13.92万个(未剔重),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8.40万亿元。
其中,私募基金在投境内未上市未挂牌股权项目中,互联网等计算机运用、机械制造等工业资本品、原材料、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与服务、半导体等产业升级及新经济代表领域在投案例数量6.67万个,在投本金3.51万亿元,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私募股权基金、创投基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比重大幅上升。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私募股权基金向高新技术企业在投案例19181个,在投金额1.2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13.5%。创投基金高新技术企业的在投案例数量18130个,同比增长37.2%;在投金额为4125.3亿元,同比增长53.7%。
.png)
医疗、IT等高新领域的投资热度较高
今年5月,IT领域VC/PE市场交易数量活跃度蝉联首位,医疗健康领域同比交易数量和投资规模分别上涨57.78%、23.92%,且不乏头部机构出手;区块链领域VC/PE持续上月投资热潮,交易数量及规模环比不相上下。融资方面,5月融资规模前十的案例赛道主要集中在医疗器械和医药领域,其余分散在AI、农业、生鲜电商等领域。
总体来看,今年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依然沿袭了向国家重点支持行业投资的趋势,无论在投资数量及投资金额上均有显著体现。这一趋势对推动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各种资金支持相关产业发展十分必要,对于企业来说,只要主业不发生偏离,资金的加入无疑会更进一步支持其发展。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