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统计了过去五年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综合排名的情况,分别为全国第17名、第11名、第12名、第9名,再到2022年的第8名,可以看到近年来四川在全国的排名基本是在持续上升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
PART 01
产业结构优化 新业态优势明显
为何四川能成为西部地区唯一“闯入”前十的省市,在曾繁文看来这与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密不可分。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体系由产业生产力、影响力和驱动力三个分指数构成。其中,生产力指数是从投入的角度评价文化产业的主体、人才、资本等要素;影响力指数是从产出的角度来评价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驱动力指数是从外部环境的角度评价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创新环境。
“从三个分指数来看,四川产业影响力和产业驱动力指数排名上升较为快速,其中产业影响力从2017年的全国第21名上升至2022年的全国第9名,产业驱动力指数排名从2017年的全国第22名上升至2022年的全国第7名。”曾繁文分析道,这反映出四川省的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保持稳定持续增长,内容创作增快,文化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文化新业态发展动力强劲,产业融合创新能力强。
从具体产业结构来看,文化服务业为四川排名跃升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2022年四川文化服务业营收首次超过文化制造业,成为占比最大的产业类型。在2022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体系中“新业态融合指标”一项,四川排名全国第6,优势明显,也正反映出近年来四川文化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和优化。
西南财经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张斌在研究中也关注到了四川文化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星堆,如今它不仅是作为传统文化产业的古文化遗址,同时也在文化新业态中发展迅速。”
近年来,数字文化、虚拟技术、数字文创等新业态与三星堆文化元素的融合随处可见,无论是前两年央视、川台对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的5G直播,还是去年四川卫视“又见三星堆——2023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上使用虚拟技术实现了两件国宝级文物的合体亮相,以及今年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VR视频等数字媒介举办的“万物有灵·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数字艺术展”,都可以看出新技术的运用对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助力。
“四川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随着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加快,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强劲,也逐步成为四川驱动产业发展新增长点,也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张斌说。
自2021年公布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以来,“三星堆”持续成为现象级热词。趁势而上,通过与数字科技、文化创意等结合打造超级IP,展现出朝气蓬勃的发展活力。记者了解到,光是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衍生文创产品一项,销量就已连续两年突破3000万元。
而作为四川传统出版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新华文轩近年来也在探索数字化转型方面作了许多积极尝试。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现有出版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电子书、有声书、纸声互动融合出版等多元化融媒体出版业务。“2022年旗下9家出版社新推出电子书、有声书等非纸出版物916种,入选和获得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首届虚拟现实新闻出版创新应用案例名单、省级版权示范单位等奖项共20个。”
数据显示,2022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20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高于我省规上文化企业整体增速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文化新业态增速0.1个百分点。“特别是建筑设计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等行业,是拉动全省规上文化企业营收数据增长的主要原因。”张斌认为,文化新业态的“助推器”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拉动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PART 02
政策引领 激活市场内生动力
四川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的背后,也离不开近年来四川大力度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出台的一系列系列政策。2022年8月,四川省委宣传部、省经信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 《四川省引导扶持文化企业发展六条措施》的通知,从贷款融资、专项资金支持、稳岗稳就业等方面帮助文化企业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引导扶持文化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日,“天府文产贷”融资成本补助发放仪式暨政银企交流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并现场为获贷企业发放利息、担保费补助等380余万元。
为破解文化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2020年底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联合开展“天府文产贷”试点工作的通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位于成都新都区的锦门是国家4A级景区,以丝绸文化为主要特色。去年,整个企业在疫情影响下面临资金不足等问题。正在焦头烂额时,锦门在新都区委宣传部的介绍下,接触了专为四川文化企业纾困的“天府文产贷”并拿到了贷款,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我们已经拿到贷款,也有信心把这一笔资金好好用在丝绸文化研发上,比如提升丝绸主题文化景观、文化消费场景,再把上万个蜀锦纹样数字化,打造电子藏品。〞四川锦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艳说。
数据显示,“天府文产贷”上线两年来,线上平台注册用户已达494户,合作金融机构已向157家企业累计授信9.81亿元,其中151户企业已完成提款8.52亿元,精准有效地满足了四川文化企业的资金需求。
《六条措施》中还提到要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安排1000万财政专项资金发放文旅消费券。去年下半年,随着“冬游四川”文旅消费季开启,全省上下联动发放的大力度文旅消费券,带动了从冬天延续到今春的文旅消费市场的火热。兔年春节假期,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监测数据显示,四川接待游客人次全国第一,强势回暖。
此外,在去年影视行业整体遇冷情况下,四川密集出台的《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试行)》等多项支持政策和配套服务刺激四川影视行业逆势增长,大批影视机构及项目落地,引发诸多关注。据省广播电视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持证机构1814家,全年净增加343家,增长率23.3%。从业人员4.95万人,同比增加38.6%。
接受采访时,不少来川影视从业者表示,吸引他们的,既有四川拿出的真金白银的扶持,也有令人舒心的环境保障。去年上线的“时代光影 拍在四川”服务平台,为来(在)川摄制剧组、影视人才和影视企业提供在线享受政策咨询、落户申报、事务协调、拍摄取景、服化道美、人才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文化强省。“《规划》提出培育更多更强更优文化市场主体,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同时不断拓宽文旅融合发展空间、激活文旅高质量发展动能,值得期待。”张斌说。
PART 03
天府文创板开板,成都加速迈向全国“第一方阵”
近几年,通过不断深化文创金融融合创新,成都文创产业呈现出蓬勃生机,形成了以“债权融资+股权投资+路演孵化+金融科技”四大路径为支撑的文创金融生态体系,文创金融“生态圈”日益发展壮大。今年3月3日,瞄准全国文创经济第一方阵,成都再度“加码”,率先在全国成立了主要面向文创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专板——“天府文创板”,将成都文创金融的发展推向“深蓝”。
开板仪式现场
据悉,“天府文创板”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支持,会同区域性股权市场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共同设立,计划通过3年建设,将“天府文创板”打造成为成都文创企业对外展示窗口、政策扶持平台、上市培育主阵地。